欢迎光临海大文化博物馆! 语言选择:简体 繁體
鉴赏知识您现在的位置:海大文化博物馆>鉴赏知识
  • 林良的绘画特色
  • 时间:2020-02-26 来源:海大文化博物馆 点击:1975次


  • 1,前代花鸟画对林良的影响

    花鸟画的发展与山水画相比,显得要缓慢些,从史籍记载看,明代以前的花鸟画主要是"徐(熙)、黄(筌)"两种风格。

    徐熙,南京人,约生于唐乾宁年间,卒于975年南唐灭亡以后。五代以前花鸟画多运用单线平涂的勾勒填色法,到唐代,徐熙则开始采用"落墨为格, 杂彩副之",使"迹与色不相隐映"。也有人说:"徐熙以墨笔为之,殊草草,略施丹粉而已。"落墨也就是"把枝、叶、蕊、萼的正反凹凸,先用墨笔来连勾带染的全部把它描绘出来",即描绘物像以笔墨为主,辅之以赋彩。人们把徐熙的风格与宫廷画家黄筌的风格相比较,称之为"徐熙野逸,黄家富贵"。可惜他的作品已荡然无存,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仿佛是"多状江湖所有,汀花野竹、水鸟渊色",着重绘画日常所见的景物,并把绘画对象放置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描写,"野逸"的骨格,想必由此而起。

    黄筌,字要叔,成都人。13岁从著名画家刁光胤学画,17岁被蜀主王衍录用,授以官职。公元935年,后蜀主孟涎创立翰林图画院,改授黄筌"翰林院待诏,权院事,授紫光袋"。蜀亡后,黄筌和他的儿子居菜、居宝随蜀主归宋,他们又成了北宋的宫廷画家。黄氏的绘画技法,在沈括看来就是"诸黄画花,妙在赋色,用笔极精细,殆不见墨迹,但以轻色染成,谓之写生"。沈氏精确地概括了黄筌绘画的主要特点,也就是先用细笔淡墨勾勒轮廓,然后再用色彩层层暈染。所谓"不见墨迹",正是与徐熙相异处。所谓"妙在赋色,用笔极精细",完全符合宫廷贵族的奢侈风气和统治阶级的审美要求,所以他也就能长据宫廷画苑。黄氏父子的作品保存下来的虽然无多,伹透过诸如《珍禽图》等作品,仍能使我们一睹其绘画风采。

    林良师事边景昭,边氏宗法黄筌,这为人们普遍认同,可见"黄家富贵"的风格, 是林良为迎合宫廷画苑的需要而有意苦心修炼的结果。同时,精工细作的绘画技巧,也为其日后创下大写意水墨花鸟画受用非浅。另一方面,他深受"徐熙野逸"骨格的影响,"江湖所有"更是他刻意表现的内容,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中,大量的是鹰、雁、鹤、鸦、水禽等日常生活所见物象,透露出他的绘画本质还是属于"野逸"一类。

    "富贵"与"野逸"分属彼此相对的两种绘画风格,却同出自一位画家的笔下,这既是林良让人们为之发出感叹的驾驭笔墨能力的作用,也是他学习前人超越前人、成为开派画家创立大写意水墨花鸟画的历史功绩所在。

    2,林良的"无我之境"

    林良擅长写生,喜为自然景物状貌,其审美取向基本上属于"无我之境"。所谓"无我","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,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,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能自觉意识到。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(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),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。"这是我国唐宋时代在绘画方面比较流行的一种审美取向。到元代有了显著变化,那种"状江湖所有"的重客观描写逐渐让位给着重文学趣味、强调主观意兴心绪的创作。此时,大量地在画上题诗,并将诗、书、画、印有机地融为一体,已成为一种极为平常的现象,标志着人们的创作意识已向直接表露思想情感的方式转变。林良表现"无我之境",实在是受明代宫廷绘画崇尚宋代宫廷院画的影响,为进人禁苑而致力所为,即便是在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大写意水墨花鸟画的作品中也不能免。而晚于林良同样是擅长大写意花鸟画的画家陈淳、徐渭,其作品就与之有明显的区别,后者是典型的"有我之境"追随者,绘制的作品多是诗、书、画、印融为一体,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直接表露。二者同属大写意花鸟画家,然而趣味迥异。

  • 关键词:林良,绘画特色
  • 上一篇:和田玉的滥觞—青海玉、俄罗斯玉   下一篇:文物鉴定之印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