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海大文化博物馆! 语言选择:简体 繁體
鉴赏知识您现在的位置:海大文化博物馆>鉴赏知识
  • 明.万历金爵
  • 时间:2020-02-26 来源:海大文化博物馆 点击:1865次


  • 北京市昌平县的定陵,是明神宗万历帝的地下寝宫。1956年在这里一下子发掘出三千多件珍贵文物。其中以红蓝宝石和硕大珍珠嵌镶的金爵与金盘最为光灿夺目,特别引人注意。爵高13.3厘米,盘径16厘米,共重531.5克,含金量为957。。相传,神宗八岁时举行成丁礼,就曾手执玉圭,举起特制的"金爵",一饮而尽;然而,这位嗜酒如命的皇帝当时自己也没想到吧,死后又以"金爵"相殉。

    爵,是古代的一种酒器,多以青铜铸成,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,后来就少见了。爵与另一种酒器"角"的形制相似,都有三足,蓥手、口部也都向左右侈出,形成流或尾,不同的是在流与口的衔接处,爵有直立的爵柱,角却没有。因而,这成了区分爵与角的主要标识。

    "那爵柱是做什么用的呢?这几乎是见过爵的人都要提出的问题。可是,这小小的问题,在大约两千年来却一直使学者们困惑不解,从而也做出种种猜测和揣度。概括起来,有三说。

    一曰容止说。清代有的学者认为,古人以爵饮酒,两柱拄眉而后止,谓之"乡衡"。"乡"即向,意为爵的口朝向饮者,爵身呈平衡状态,饮者不用昂首,爵中的酒就已饮尽。这样才合乎古代礼制规定的饮酒的容止。否则,昂首而饮是不礼貌的。这就是爵柱的作用。

    可是,古代爵的大小不一,流的长短也很悬殊,爵柱的高低也不相同。有的如以爵柱拄眉,而流口就仲到饮者颈下了。显然,拄眉之说,容止之议,是不合实际的。这一点,早在汉代即被经师们怀疑了。

    一曰示儆说。这种说法认为,古代爵形如雀,古篆"爵"字也作雀形。雀的鸣叫声像"节节、足足",取其节酒之意,不滥饮也。又有的说,雀能飞而不溺于酒,取其形,会其意,以示儆也。从而引申出一种说法,爵柱似雀翅的突骨,若耸翅将飞之象。

    这种说法以爵作雀形,是有些道理的,其余恐皆附会之辞。

    一曰加固说。近代考古家有的认为,商代的青铜爵可能脱胎于原始社会龙山文化中的独特器皿陶。繫流较长,易从口部断裂,故陶者往往在其衔结处以泥片加固。后以青铜铸爵,衍演而为爵柱。这种说法,只要研究过大量陶繋,就知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。如欲加固,只要在该处加厚即可,无须附加什么的。

    综观各说,虽不尽是,但各说均给人以启示。比如,爵脱胎于黉说是有道理的, 甲骨文中的"爵"字,就有的仍保留有繋的袋形足。又如爵形如雀说,也不无根据。这在陶荣的形制上看得更为清楚。所谓加固的泥片,是有的,那是特意附加的雀鸟的眼睛,有的做成两个小圆饼,有的做成两个小突起。有了眼睛,再看那荣,流如喙,蓥如尾,的确像个鸟的形象。可是,各说对爵柱的解释却都难以令人满意。

    人类文明虽是不断发展的,然而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总难免留下痕迹。这一点在装饰史上似乎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。依据这种情况,不禁使人联想,那爵柱是否也是一种历史遗迹而衍演成的一种装饰呢?

    这种猜想,在古代的器物上可以找到大量的印证。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鸽、石怪鸟、青铜鸮尊、玉龙与怪鸟等较多保留古风的器物上,可以看出爵与繋的独特形制原来可能是从鸟兽的形象演变而来的。那三足原来并非三条腿,而是两足加上垂尾而形成的;爵柱原来是怪鸟头上的双角演变而来的。

    鸟头上怎么有角呢?这真有点怪,正因此才称其为怪鸟。从石怪鸟的造型可以看出,那不单纯是鸟,而是兽与鸟的合体。如果可以说爵的流保留了怪鸟长喙的特征,那爵柱恰是保留了怪鸟生有兽角的特征。真是有趣,爵,源于雀鸟,本是没"角"的,却留下了象征"角"的爵柱;角,源于兽,本是有角的,却以没有留下象征"角"的爵柱为特征。当有的,没了;不当有的,却有。是是非非,全然颠倒!

    万历金爵是上古青铜爵的遗制,地球绕太阳转过3000圈儿,可金爵上仍饰有爵柱。可见,遗痕当化为装饰,就成了基因,其遗传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了 !

  • 关键词:明,万历金爵
  • 上一篇:元,青花缠枝牡丹纹狮耳罐   下一篇:南方的硬陶